我区出实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
措施精准加码 增收持续加力

村民采摘柑橘

村民工厂上班
今年以来,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传承“以上率下、尽锐出战”脱贫攻坚责任制,紧扣“监测帮扶不漏人、项目资金快落地、脱贫群众稳增收、满意度大提升”精准发力,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重点工作,积极探索创新好做法,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。
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我区加强组织领导,统筹部署推动,优化工作体系,强化调度推进和督查督导,形成区委带头担当、“四大”班子参与、以上率下推动的良好局面,确保各级责任落实。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以“两不愁三保障”稳定实现为底线性任务,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作为关键抓手,从增加监测“宽度”、加快识别“速度”、提升帮扶“精度”三个纬度入手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。建立“每村1名网格员+每镇2名信息员+行业部门1名联络员”网格体系和行业部门数据预警监测平台,推动落实“一对一”监测帮扶责任,确保监测排查不漏一户一人。
我区不断强化政策衔接,精准发挥政策效益,形成过渡期衔接“政策包”,推动教育、金融、低保等帮扶政策效益持续发挥,8万多名脱贫家庭学生受资助入学,8000多户脱贫户续贷小额信贷3.6亿元,1万多户脱贫户继续享受低保兜底。严把资金投向关,优中选优安排项目资金,突出重点区域、重点产业、重点环节,提前安排项目建设。今年计划实施118个项目**开工,大进、满月、竹溪等市级重点乡镇全面启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,成为全区乡村振兴样板。
“我区抓住产业增收和就业增收两个关键,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。”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我区通过加快“三变”改革扩面、经济强村建设、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、高素质农民培训等举措,强化产业利益联结提升脱贫户“造血功能”。今年以来,新发展和巩固提升粮油果蔬等特色产业2万余亩,利益联结脱贫户和易返贫致贫户3000户,1000多个脱贫户变股东、变合作社社员。同时,综合运用技能培训、鲁渝劳务协作输出、帮扶车间和以工代赈项目吸纳、公益岗位安置等措施,推动脱贫人口转移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。目前已实现脱贫人口返岗4.2万人,公益岗位安置就业2500余人,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%、10%。此外,我区开展“春冬两季大走访大遍访满意度提升行动”,采取入户走访、座谈调研、院坝会宣讲等方式,破解“过渡期政策调整变化、群众内生动力不足”带来的群众满意度问题。
记者 王丽娟